1.設計概念
設計是一個構思表達、再構思表達、反復推敲、不斷深入發展和進行評價過程。基本上可以概括為博覽、創意、構思、表達等幾個階段。博覽是博覽群書,直接和間接學習各方面知識。聽講、看書、參觀訪問、觀摩等各種方式,對各種建筑物及建筑物中各種設備、技術規格和空間尺度要心中有數。
接到設計任務后,就要創意。書本知識是不夠,生活體驗和設計經驗往往也非常重要。創意中要善于找出問題、揭示矛盾、分析研究、解決疑難。創意就是對具體問題提出解決思路。創意可能是模糊,但它對以后設計至關重要,好創意才能發展下去,而創意不當就會步履維艱。
好創意不等于好設計,設計中矛盾是錯綜復雜,一開始矛盾沒有展開,思維發展而逐步展開,并展開過程中逐一對這些問題尋找理想解決方案。這一過程就是構思發展過程,就是從創意到成熟過程,這個過程中很重要就是思維表達。
思維產生于人頭腦,是個瞬時火花,這種印象產生后必須抓緊時間記錄。好記性爛筆頭,設計是構思過程,也是動手過程。思維借助語言完成,建筑工程設計語言就是圖紙或模型。,將自己設計構思表達成為圖紙,是設計人員基本功。
設計過程從一開始到深入下去,各階段思維廣度、深度都不同,表達方式、工具也可能是多樣化。表達方式和工具要適應思維速度,推動思維發展成熟。
2.服務對象
設計是為甲方(業主)功能需要服務,也是為施工單位施工需要服務。滿足國家有關規定前提下,設計人員應樹立服務意識、樹立合作觀念、樹立敬業精神。對建筑電氣專業設計人員而言,妥善處理與各個專業之間關系是十分重要事情,協調上所用時間可能超過埋頭設計時間。
3.設計內容
現代建筑趨于多元化風格,高度大、面積大、功能復雜,電氣設計內容也日趨復雜,項目繁多。建筑電氣設計從狹義上僅指民用建筑中電氣設計,從廣義上講應該包括工業建筑、構筑物和道路、廣場等戶外工程。
傳統建筑電氣設計只包括供電和照明,而今天一般將其設計內容形容為強電和弱電。將供電、照明、防雷歸類強電,而其余部分,如電話、電視、消防和樓宇自控等內容統統歸于弱電。這種分類以電壓高低為依據,強調了電氣設計中所增加消防、電訊和自控內容與傳統電氣設計內容完全不同,容易理解,很快被人們所接受。
,這種按電壓高低進行分類方法并不嚴謹,如:動力設備二次控制回路,其電壓可能很低;而消防回路中聯動宜與配電箱完全分割開。又如人防設計、防雷設計、保安設計等功能性設計,其內容僅是弱電信號報警,也包含有動力、照明聯鎖反應。又如防雷接,強弱電都要求,有向等電位聯結發展趨勢,實際上又很難分開。電氣設計僅僅以電壓高低進行分工,勢必造成強弱兩個子工種之間交叉過多,界限不清楚。
4.電氣設計分類
本書中將嘗試一種新分類方法,就是按功能分類。既然建筑設計是為業主功能需要服務,將滿足某一類需要相關設計內容放一起考慮應該是合情合理。為此,筆者對建筑電氣要求進行了總結,提出本書分類方法,愿意以一孔之見與各位同行做進一步交流。考慮到防雷、消防等內容都是出于對減少建筑物災害功能設計,特增加了電氣減災一篇,并將保安監控、防空襲、防爆炸等內容歸并其中。而電訊和樓宇集控出現僅是減災需要,也是人們對理想生活環境追求。出于對信息時代不斷發展新技術考慮,建筑電氣設計內容應能擴展,而信息正是其核心詞。減災篇和信息篇中內容多是建筑電氣設計新增加內容,而傳統供電篇和照明篇原本就有所界定。
這樣分類還有另外一個原因是出于工作量考慮。大型復雜建筑物,以平面圖而言,傳統強弱電都一張。消防、電視、廣播、保安、綜合布線(網絡和電話)要求并不相同,出于方便施工和報批角度,往往要分別出圖。將傳統弱電改為減災和信息,與傳統強電供電和照明并列,可以更加真實反映出變化后工作量,也使建筑電氣四個子專業能夠大體平衡。